毛倩 副教授

【简介】
毛倩,女,1987年9月,吉林省龙井市人,中共党员,吉林大学工学博士,副教授,研究生导师,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
【教学工作】
本科生课程:主讲《食品工艺学(2)》、《食品工艺学实验(1)》、《食品感官评价》
硕士生课程:主讲《人文素养课》、《现代食品科学研究进展》、《文献选读》
【研究领域及主要项目】
主要研究领域:
1.食品口腔加工动力学与多模态感官感知机制
2.人工智能赋能的食品智能分析与品质调控
3.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功能化应用
主要项目:
1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,基于咀嚼运动和口腔环境的仿生咀嚼食品质地评价系统研究,31801623,2019年1月-2021年12月(主持)
2.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发展项目,少自由度仿生咀嚼机器人设计及其可行性研究,2024年9月-2026年8月(主持)
3.辽宁省科技厅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项目,基于数值仿真的食品质地评价系统研究,2019-BS-108,2019年10月-2021年10月(主持)
4.辽宁省教育厅青年育苗项目,仿生咀嚼食品质地分析系统研究,LQN202002,2020年10月-2022年10月(主持)
5.辽宁大学基本科研项目,少自由度仿生咀嚼机器人设计及其可行性研究,2024年8月-2026年7月(主持)
6.企业横向课题,深海鱼及副产品精深加工——子课题:深海鱼鱼皮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,K400000448,2021年4月-2022年12月(主持)
7.辽宁大学青年基金项目,口腔加工过程中鱼皮休闲食品咸味和鲜味的释放规律研究,2021年8月-2022年8月(主持)
8.长春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,大豆肽-玉米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,ZK201812,2017年12月-2019年12月(主持)
9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,玉米皮阿拉伯木聚糖提高鳙鱼肌原纤维蛋白稳定性的作用和机制,31701611,2018/01-2010/12(参与)
10.辽宁省委组织部兴辽人才项目,富硒花生叶蛋白的回收及其功能研究,XLYC1807270,2019年1月-2021年12月(参与)
【教改项目】
1.2020年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,JG2020KCSZ011,面向新工科的《粮油加工学》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探究及实践(主持)
2.2020年辽宁大学在线课程建设与混合式项目,粮油加工学课程混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(主持)
3.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, 食品专业仪器分析实验产学合作教学改革探索(参与)
4.2020年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, 基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研究(参与)
5.2020年辽宁省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,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思政教育的实践(参与)
6.2019年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, 转型与双创理念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(参与)
【课程建设】
1.2021年辽宁省一流课程--社会实践一流课程《食品工艺学实验(1)》第一负责人
2.2021年辽宁省一流课程—虚拟仿真一流课程《食品工艺学实验(2)》第二负责人
3.2020年辽宁大学本科生“课程思政”示范课程--《粮油加工学》第一负责人
4.2020年辽宁大学研究生“课程思政”示范课程--《专业人文素养》第一负责人
5.2020年辽宁省线下一流课程--《果蔬加工工艺学》第三负责人
6.2020年辽宁省线下一流课程--《食品化学》第三负责人
【学术论文】
1. Xiaoya Liu, Qi Zhao, Jiaxin Xu, Song Luo, Jiahui Li, Kexin Jiang, Qian Mao*. Effect of masticatory behavior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scuit bolus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chia seed powder without compromising taste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stronomy and Food Science. 2024, 38:101038.(JCR一区, 通讯作者)
2. Yuying Li, Kexin Jiang, Qiao Mao*. Effects of Peanut Shell Flavonoids on Composite film Properties and Cherry Tomato Preservation. Food Science & Nutrition, 2024. 12 :10848-10858.(JCR一区, 通讯作者)
3. Yifei Guo, Qi Zhao, Tiejing Li, Qian Mao*. Masticatory Simulator Based on Oral Physiology in Food Research:A Systematic Review, Journal of texture studies. 2024,55: e12864.(JCR二区,通讯作者)
4. Qiao Mao, Yijia Zhou, Song Luo, Jiahui Li, Qi Zhao*.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ish skin collagen-chitosan-cinnamon essential oil composite film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& Technology. 2024. 1-15. (JCR二区, 第一作者)
5. Wenjiao Li,Qi Zhao,Qiao Mao*. Effect of modifying pumpkin preparation on oral processing of breads. Journal of texture studies. 2024, 55(2), e12827. (JCR二区, 通讯作者)
6. Qi Zhao, Qian Mao*, et al. Predicting Respiratory Rate from Electrocardiogram and Photoplethysmogram Using a Transformer-Based Model [J]. Bioengineering 2023, 10(9), 1024. (JCR二区, 通讯作者)
7. Qian Mao, Yonghai Sun, et al.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Food Boluses and Validation of Simulation During Artificial Indenter Crushing 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.2015, 11(4): 457-466. (JCR三区, 第一作者)
8. Qian Mao, Yonghai Sun, et al. Relationships of image texture properties with chewing activ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during mastication of bread 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. 2016, 12(4): 311-321. (JCR三区, 第一作者)
9. Qi Zhao, Qian Mao, et al. Prediction of plant-derived xenomiRs from plant miRNA sequences using random forest and one-dimensional[J], BMC Genomics,2019, 19(1), 839.
10. Qi Zhao, Qian Mao, et al. Review of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for RNA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[J].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, 2021, 17(8).
11. Chao Liu, Yonghai Sun*, Qian Mao, et al.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Morchella esculenta Polysaccharide Extracted by Pulsed Electric Field 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. 2016, 17(6), 986.
12. Chao Liu*, Peng Li, Qian Mao, et al. Antihyperlipidemic Effect of Endo-polysaccharide of Morchella esculenta and Chemical Structure Analysis [J]. Oxidation Communications. 2016, 968.
13. 谢桂林,赵奇,郭一霏,王超,毛倩*. 仿生咀嚼装置及其在食品质地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[J].食品与机械,2021,37(6):213-218.
14. 毛倩,薛友林,杨开一,张冠男,赵奇*. 新工科背景下粮油加工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 [J].科教导刊-电子版(下旬),2021(6):138-140.
【授权专利】
1.一种仿生舌驱动装置,专利号ZL 2023 2 2368976.1,第一发明人,已授权;
2.一种基于动作可编程软件定义网络得加密跳变方法,专利号ZL 2021 1 0957573.3,第四发明人,已授权;
3.一种数据平面动作可编程的软件定义网络系统,专利号ZL 2021 1 0931534.6,第四发明人,已授权。
【奖励与荣誉】
2024年 辽宁大学“真实问题”融入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评选 优秀指导教师
2023年 辽宁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 信息化创新教育教学类一等奖(排名第二)
2023年 辽宁大学优秀教案二等奖
2022年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沈阳市拔尖人才
2022年 辽宁省第三届智能制造科普创意创新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
2022年 2021年度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(排名第四)
2021年 辽宁大学工会积极分子
2021年 辽宁大学大学生智能制造科普创意创新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
2020年 辽宁省大学生食品安全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、优秀组织个人
【联系方式】
maoqian@lnu.edu.cn